
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突出抓好机关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深化“六型模范机关”建设,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机关党委微信公众号特开设“红岐论坛”专栏。专栏主要展现机关各党支部党建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展示机关党员干部成长进步过程中的所学所获、所感所悟等,希望广大党员干部踊跃参与,积极投稿,为机关党建注入新活力。
6月18日下午,机关党委举办“初心课堂”暨警示教育会。会上集体观看了《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专题片和《“风险”——党员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警示录》。会后,90后年轻干部结合自身岗位撰写心得体会60余篇,现选登部分心得体会,在“红岐论坛”予以刊发,希望机关全体党员干部自觉筑牢拒腐防变堤坝,真正做到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进一步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
清风涤荡杏林志,忠诚担当铸脊梁
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党支部 安然
近日,我们参加了机关党委举办的机关“初心课堂”暨警示教育会,观看了《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专题片与省纪委警示教育片,作为一名年轻党员干部,我深感震撼与警醒。两部专题片以雷霆之笔勾勒出八项规定重塑中国政治生态的壮阔画卷,又以警钟之鸣揭示了腐败对政治肌体的侵蚀之痛。回望十余年激浊扬清之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已从“铁规矩”升华为“风向标”,其核心在于以上率下、求真务实、厉行勤俭、常态长效,以小切口撬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变革。身为年轻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淬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一、忠诚如“参”,固本培元铸魂
中医药讲求“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忠诚便是年轻党员干部的“正气之源”。警示教育片中那些堕落的干部,无不是理想信念动摇、精神之钙流失的典型。正如八项规定精神强调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忠诚绝非口号,而是融入血脉的自觉。要坚定理想信念,如黄芪补气固表,持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坝,将“两个维护”内化为政治基因;要严守纪律规矩,八项规定要求“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文件”,本质是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求我们以务实作风贴近师生需求,在廉洁教育、监督执纪中传递党的温度;要践行初心使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纪检监察各项工作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根本展开,让纪律成为护航教育公平的“参茸之力”。
二、干净如“莲”,扶正祛邪守节
“出淤泥而不染”是莲的品格,更是年轻党员干部的底线。警示教育片中腐败干部的“第一粒扣子”失守,往往始于一顿饭、一张卡、一次特权,这正是八项规定剑锋所指的“四风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中医药文化中的“扶正祛邪”,恰如我们工作的双重使命:要坚持祛邪必严,聚焦高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让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要坚持扶正为要,如针灸调和阴阳,将监督融入日常,通过廉政谈话、廉政风险排查、制度完善,构建“不能腐”的机制笼子;要坚持自净其意,年轻党员干部当如“苦参”,常饮清心之剂,严守党纪法规,严防“灯下黑”,以“吾日三省吾身”之惕厉,守心如莲。
三、担当如“艾”,灸治未病护航
中医崇尚“上工治未病”,八项规定精神亦强调“把纪律挺在前面”。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尤需如艾灸之术,于未燃时施治,于细微处守护:要坚持早灸“廉络”,深化运用“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对苗头性问题“早灸早愈”;要坚持通经活络,八项规定要求“规范权力运行”,要进一步完善内控机制,强化“四责协同”,构建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部门协同责任、师生监督责任的“复方体系”;要坚持悬壶济世,将中医药文化“仁心仁术”融入执纪,开展系列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推动“清廉山中医”建设,让廉洁成为校园文化基因。
两部专题片的余音如药香萦绕心间。八项规定精神如“本草纲目”,为新时代标注了作风建设的药性归经;警示教育片如“苦口良药”,刺醒麻痹的神经。身为年轻党员干部,我愿做一株“甘草”——调和纪法刚性与人本温度,以忠诚为根、干净为叶、担当为果,在高校这片育才沃土上,以“灸针”之锐纠治沉疴,以“本草”之德涵养正气,让八项规定精神的“甘霖”润泽杏林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