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机关党建 >> 正文

机关党委集中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9-03 [来源]: [浏览次数]:

机关党委集中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机关党委组织党员干部在东垣楼三楼报告厅集中收看大会直播。校党委书记张立祥,校长李可建,党委副书记艾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王丽丽,党委委员、副校长王琳,党委委员、副校长张玉龙,党委委员、副校长崔亚洲,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常现兵,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陈众,党委委员、统战部部长朱姝出席集中观看。

观看直播后,大家心潮澎湃、备受鼓舞、反响强烈。

人事处(人才工作办公室)处长(主任)张宏萌表示,这场胜利深刻启示我们: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正如抗战先烈以信念克服万难,当前学校推进校院两级管理改革,也需秉持同样坚定的决心。我们将通过“放权、赋能、增效”,激发学院办学活力,构建“学校统筹、学院主责、师生参与”治理新格局,推动学校发展由“火车模式”迈向“动车组模式”。在人才工作中,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中的团结与奋斗品质,聚焦“一三五七五”发展思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完善“引育留用”机制,为创建一流中医药大学提供坚实支撑。以抗战精神赋能改革,敢闯敢试、攻坚克难,奋进新征程!

发展规划处处长王永志表示,此次阅兵既是国威军威的集中展示,更是一堂震撼人心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作为一名高校党员干部,我深感振奋与自豪,更加坚定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我们要将阅兵展现的奋斗精神、团结意志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强大动力,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财务处处长江海健表示,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我心潮澎湃。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彰显了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作为高校财务工作者,更感责任重大,要将这份爱国热情转化为立足本职、服务师生的实干担当,为学校创新传承中医药事业管好家、理好财,确保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为学校发展贡献财务人的坚实力量。

党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副主任兼档案馆馆长刘静表示,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心中激荡着家国情怀。我们当以“不屈不挠、向死而生”的抗战精神为指引,把对历史的铭记转化为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动力,在学科建设中攻坚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难题,在人才培养中厚植学子家国情怀,在服务社会中践行“健康中国”使命,以实际行动扛起传承中医药瑰宝、助力民族复兴的时代担当。

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副部长李瑞国表示,今天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激励全国人民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作为一名宣传战线人员,将大力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把伟大抗战精神作为“大思政课”的鲜活资源,讲好抗战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山中医故事,引领广大学生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树立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综合处副处长安然表示,今日,天安门红旗遍染,步伐铿锵,装备精良。我们心潮澎湃,倍感自豪。作为一名机关党员干部,我将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政治淬炼中筑牢忠诚之魂,在实践磨砺中提升履职之能,在作风锤炼中永葆干净本色,为学校国内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工作处(武装部)副处长(副部长)李征表示,当受阅方阵整齐划一地通过观礼台时,不仅是军事力量的展示,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纪律、团结、担当这些抽象品质,在铿锵的步伐中变得具体可感。受阅官兵以汗水铸就荣光,作为学生工作者,我们也应该以匠心培育新时代青年。

学科建设处(医院管理处)副处长姜曼表示,这场盛大的纪念大会,既是对历史的铭记、对爱国精神的传承,更是对未来征程、复兴梦想的坚定昭示。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开创新的历史,对先烈最好的致敬,就是赓续他们的精神。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将把理想信念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以实干笃定前行,为国内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贡献力量。

教务处副处长尹永田表示,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内心激情澎湃,为国家强盛倍感无比自豪。先辈们在战火中铸就的坚韧与担当,让我深受触动,倍感鼓舞。我将传承这份精神,严抓细管,求真务实,本着“敬业,精业,务实,服务”的工作态度,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狠抓教学管理,为培养新时代中医药人才贡献力量。

科研处副处长陈丹表示,观看盛大阅兵式,不仅见军威国威之雄壮,更展现出我国自主创新的硬实力与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意志。作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深感使命在肩:我们应自觉将阅兵所激发的家国情怀,转化为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实际行动,促进学科交叉与产学研融合,加快实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转变,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筑牢国家安全基石、促进人类和平发展贡献坚实的高校力量。

研究生处副处长李明表示,从陆海空传统方阵到多兵种联合编队,展现的是中国军队向信息化、体系化迈进的历史性跨越。这种多兵种协同、联合作战的磅礴气势,对研究生教育工作有深刻的启示:要打破学科壁垒,推动交叉融合,将不同背景的学生熔铸为协同创新的“学术方阵”,以系统化思维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

机关党委将持续用好这场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引导机关党员干部以抗战精神砥砺作风、以必胜信念攻坚克难,立足岗位、埋头苦干、锐意进取,为国内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贡献机关力量。

.main .kuaiXun .kuaiXun-con span{ width:100%; display:contents;} .main .kuaiXun .kuaiXun-con p{padding-bottom:0px;} #vsb_content_4 IMG{ border-bottom: 0px; border-left: 0px; border-top: 0px; border-right: 0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