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机关党校 >> 学习心得 >> 正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读《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有感(教师发展中心党支部郭丽)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0-03-27 [来源]:机关工委 [浏览次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读《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教师发展中心党支部  郭丽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看完了《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古人的这句话在习近平总书记身上得到了完美印证,这本书为我们再现了青年习近平扎根陕北黄土高原,七年来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情同手足、血肉相连、鱼水交融的青春面貌。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党员,要牢记宗旨,不辱使命,不忘初心,严于律己,敢于奉献,勇于开拓进取,砥砺践行。

志存高远,树立理想

从繁华的首都,来到黄土高原的山沟里,15岁的青年习近平到梁家河以后,在生活与劳动中与老乡接触,越来越多地了解到当时农村的落后与老乡生活的艰苦,对他们很同情,激发出为他们做实事的愿望。不论是“过五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生活观、思想观)的种种艰辛,还是背负无端的非议和“特殊对待”,都没有让青年习近平放弃最初的理想——让老百姓真正过上好日子。在陕北的7年,不论头顶上“黑帮子弟”的帽子多么沉重,青年习近平追求进步的信念执著而坚韧,他一次又一次地写入团、入党申请书,他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直至最终实现自己的愿望。作为一名普通党员,要树立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克服困难,不断磨砺自己,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勤奋好学,脚踏实地

“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他碰到喜欢看的书,就要把书看完;遇到不懂的事情,就要仔细研究透彻”“上山放羊,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在“上山下乡”那个年代,整个社会文化生活匮乏,黄土高原闭塞而荒凉,青年习近平却“痴迷”读书,“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白天劳累了一天,晚上点着煤油灯看书到深夜,不仅看书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打铁还需自身硬”学习是创造社会价值的基础,作为一名青年共产党员,要善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把党的思想精髓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创新进取。

扎根基层,情系人民

“他和群众打成一片,无论是老汉、后生、娃娃、婆姨,他都能跟大家聊到一块儿。他办事有条理,说话有道理,群众把他看成自家人。他眼里没有贫富贵贱之分,他尊重每个人。他与人交流、谈话的时候,即使对方是再穷的人,他也全神贯注地听”。一个共产党的工作者,如果不真切了解基层群众的疾苦和贫困地区群众生活的艰辛,就无法真正站稳群众立场。七年知青岁月,青年习近平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同梁家河老乡们甘苦与共,一心只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从心底里热爱人民,把老百姓搁在心里,这种真情来自于他当年在梁家河上山下乡的经历,来自他从知青时代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对人民群众的深情。“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青春是美好的,也是短暂的,我们青年党员要把青春根植在祖国大地上,与群众交流沟通,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知行合一,求真务实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我们读了很多书,但书里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众结合,才能把水分蒸发掉,得到真正的知识”。做群众工作,关系到群众利益的点点滴滴,来不得半点马虎。“青年习近平做事总是沉稳务实,他不喜欢“三把火”“三板斧”式的工作方法,而是讲究吃透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办沼气、办铁业社、代销点、缝纫社、磨坊、办夜校......每一个决策都很务实,实实在在的为群众谋福利。这足以启发我们青年干部,仰望星空的时候也要脚踏实地,立足平凡的岗位,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做出一番业绩。对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党员来说,要珍惜平台、珍惜机遇,珍惜前途,奋发图强,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学习、开拓进取,争取优秀、创造一流,发挥自身最大的力量去创造社会价值,

知识需要一点一滴的学习才能融汇成海,思想需要一点一滴的学习才能凝聚成器,精神需要一点一滴的学习才能锻造成形。关于党的文本学习有限,但是关于其精神和思想的学习需要我们“一点一滴”的领悟。

.main .kuaiXun .kuaiXun-con span{ width:100%; display:contents;} .main .kuaiXun .kuaiXun-con p{padding-bottom:0px;} #vsb_content_4 IMG{ border-bottom: 0px; border-left: 0px; border-top: 0px; border-right: 0px;}